根据工业和信息化部的资料显示,近年来,中国网民数持续快速增长。2007年底,全国网民总人数达到2.1亿。到2008年上半年,这一数字为2.53亿。2009年一季度中国网民又新增1620万人,网民总数达到3.16亿人,按照这样的增长速度,保守估算,至2011年,网民人数将至少达到6亿。
5月16日,首届网商交易会在广州流花馆隆重开幕,此次网商交易会意在为“中国制造”开拓内外兼修的销售渠道。而作为互联网上的交易产品,“网货“正因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与“中国制造”叠合并逐渐走向主流,网货将在未来3年扫遍6亿中国人。
拥有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的‘中国制造’与‘中国市场’,正因‘网货’的普及而得到有效的对接。在全球经济不景气情境中,这种对接将可能带领中国经济率先反弹走出严冬。电子商务专家梁春晓表示,“通过网络销售渠道,中小企业将更好更快地把产品销售到全国各地,从而打开内贸市场。可以肯定的是,‘网货’的力量正在崛起和壮大,它将和中国制造一样,未来10年都将是世界的主流。
资料显示,金融危机的来袭,让各行各业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影响,然而网络销售却是丝毫未受影响,反而以高增长的态势在“经济寒潮”中一枝独秀。
据第三方权威调研机构艾瑞咨询监测研究显示,2008年国内网购交易额接近1300亿,较07年增长达130%左右;而淘宝网的全年交易额为999.6亿元,成为中国最大的综合卖场,约占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
快速增长的网络消费市场正给“网货”和“中国制造”带来全新的机会。网货的概念来自它的渠道。而渠道的优越性让网货把暴利还给消费者,还给制造业;网货的本质就是货真价实,这是我们的革命,消费生产模式的革命,它是财富的重新划分,网货的核心就是反对暴利。
中国电子商务协会理事赵廷超则认为,中国制造业通过网货渠道打造品牌是一条新的出路。网货为中小企业提供了一种内销渠道,渠道建设、品牌建设门槛降低,使得中小企业打造品牌的“长尾”被开发出来。
据业内人士分析,由于拥有直接进货渠道的网货将比普通商品具更高的成本优势和可靠货源,网民对此的热衷程度与日俱增,3年之内,购买网货将成为网络趋势主流。去年淘宝上完成的交易额达到1000亿,占到国内社会零售总额的1.2%,今年这一数字将突破2000亿。也就是,淘宝上今年将开辟出1000亿的新增内销市场,市场空间巨大。